编者按:近些年来,以乡土这一特定空间为主要观照对象的散文写作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现实性、批判性和忧思性,这无疑与中国乡村社会的现实状况有着密切关联。这些文本以“三农”为主要描写对象,试图真实描绘当下的乡村图景,传达写作者的忧患意识和复杂情感。这一写作倾向,一方面扩展了散文文类的表现视阈,促成了散文的文体变革,如“返乡体”、“非虚构”等的出现,但另一方面也对散文的审美性造成了损害,在客觀上限制了这些文本的艺术深度和表达效果。
李保森,1991年生,男,河南武陟人,武汉大学文学院2017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散文等。
阅读全文